李舜臣〔明代〕
正好秋蓬似,因风转未休。世途轻宦拙,儿女别家愁。
庭次梅初吐,江南橘再收。蒹葭何处夜,今去泊孤舟。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浔阳三题 并序
白居易 〔唐代〕
人有负盐负薪者
李延寿 〔唐代〕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少时,且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惠遣争者出,顾州纪纲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商调】知秋令 秋夜
汤舜民 〔元代〕
清平乐·东风依旧
刘弇 〔宋代〕
望江南·幽州九日
汪元量 〔宋代〕
百字令·半堤花雨
褚生 〔宋代〕
朝中措·清明时节
张炎 〔宋代〕
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刘克庄 〔宋代〕
春光好·迎春
吴绮 〔清代〕
渔父词(其七)
王谌 〔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