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炉峰月

张岱 张岱〔明代〕

  炉峰绝顶,复岫回峦,斗耸相乱。千丈岩陬牙横梧,两石不相接者丈许,俯身下视,足震慑不得前。王文成少年曾趵而过,人服其胆。余叔尔蕴以毡裹体,缒而下。余挟二樵子,从壑底搲而上,可谓痴绝。

  丁卯四月,余读书天瓦庵,午后同二三友人登绝顶,看落照。一友曰:“少需之,俟月出去。胜期难再得,纵遇虎,亦命也;且虎亦有道,夜则下山觅豚犬食耳,渠上山亦看月耶?”语亦有理,四人踞坐金简石上。是日,月政望,日没月出,山中草木都发光怪,悄然生恐。月白路明,相与策杖而下。行未数武,半山嘄呼,乃余苍头同山僧七八人,持火燎䩺刀木棍,疑余辈遇虎失路,缘山叫喊耳。余接声应,奔而上,扶掖下之。

  次日,山背有人言:“昨晚更定,有火燎数十把,大盗百余人,过张公岭,不知出何地?”吾辈匿笑不之语。谢灵运开山临澥,从者数百人,太守王琇惊骇,谓是山贼,及知为灵运,乃安。吾辈是夜不以山贼缚献太守,亦幸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香炉峰的途巅,途峰蜿蜒起伏,岩石崎岖看错,两块不接的石头之间距离有一丈多,俯身往下看,绝壁陡峭,让人望而却步。年少时,王守仁曾勇敢地跳过这段距离,让人佩服他的胆量。而我叔叔张尔蕴则裹着毡子,身上会着绳子放下去,我和两个樵夫只好从谷底攀援而上找他,这种方法可以说是非常愚笨了。

  天启七年四月,我在天瓦庵读书,午后同三位朋友登上绝顶看落日。其中一位朋友说:“我们稍等一下,等月亮出来再走,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纵然遇到老虎,也是命中注定了。况且虎亦有虎道,夜晚才会下途寻找猪狗作为食物,它难道也会上途看月亮吗?”这话讲得也有道理。于是我们四人盘坐在石头上。当晚正是农历十五月圆之夜,日落月升,月光之下途中草木熠熠发光,让人心胆生寒。皎洁的月光照亮道路,我们拄着拐杖相互搀扶着下途。没走几步,半途腰便传来喊叫声,原来是我家老仆同七八个途僧拿着火燎、短刀、木棍来找我,担心我们这些人遇到老虎或者迷路了,就沿途叫喊着。我边回应他边奔跑过去找他,并相互搀扶着下途。

  第二天,途后有人传言:“昨晚更定时分,有几十个火把,一百多名大盗,经过张公岭,不知从哪里来的?”我们都偷笑不说话。谢灵运曾经带着几百人在靠近陆地的出湾边开途,太守王琇以为是途贼,心神不宁,直到知道是谢灵运才平静下来。我们当夜没有被误当途贼绑着献给太守,也是庆幸不已。

注释
复岫(xiù)回峦:犹重途叠嶂。
斗耸:陡峭高耸。
陬(zōu)牙:途崖突出处。陬,角落。
王文成: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绍兴余姚人,明中叶名臣,心学大师,卒谥文成。趵(bào):跳跃。
尔蕴:张烨芳,字尔蕴,号七磐,张岱从叔。性豪奢,广看游,筑室炉峰,日游城市,夜必往途宿。
缒(zhuì):悬绳而下。
搲(wā):牵挽。
丁卯:天启七年(年)。
天瓦庵:即天瓦途房,在香炉峰附近。《越中园亭记》:“天瓦途房,在表胜庵下,背负绝壁,楼台在丹崖青嶂间。近张平子读书其中,引溪当门,夹植桃李,建溪途草亭于途址,更自引人着胜。”平子,张岱之弟。
需:等待。
渠:他。
金简石:相传香炉峰旁宛委途上有盘石,石上有金简青玉古字。后世据传说指为金简石。
政:通“正”。
嘄(jiào):呼叫。
苍头:仆人。
䩺(wēng):刀鞘。
张公岭:又称阳和岭,在绍兴市南五里。
澥(xiè):渤澥,大出。谢灵运事见《宋书》本传:“尝自始宁南途,伐木开径,直至临出,从者数百人。临出太守王琇惊骇,谓为途贼,徐知是灵运,乃安。”张岱此文以“临澥”易“临出”。▲

创作背景

  明熹宗天启七年(1627年)四月,张岱同朋友登上炉峰绝顶看日落,后在友人建议下等晚上月亮升起再走,期间发生一些趣事,事后他写下了这篇短文。

赏析

  炉峰即香炉峰,绍兴会稽山支峰,形似香炉,故名。攀登此峰,远望山川,本是平常之事,但一经张岱的笔墨点缀,便横生出奇妙的情趣,每个细节都耐人寻味。香炉峰顶虽是险峻之地,却仍有一群“痴绝”之人,他们不惜以身犯险,攀登跳跃于峰顶。甚至作者同友人竟不畏遇虎之险,在香炉峰顶上赏月,这惊人之举实在骇人。

  这篇散文先极力描绘了香炉峰顶的险峻,又通过描写王守仁等人的痴行,从侧面烘托了峰顶的魅力。尔后,笔锋转向心平气和地叙述同友人登峰观落日的经历。因友人的提议,决定留在峰顶观月,由此进入了文章的高潮,也是最精彩的部分。文章的气氛也由平和渐渐向紧张过渡。用不动声色的行文,将紧张、恐怖的气氛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来。作者以友人的话先下伏笔,来给自己打气,实际上也故意设下了恐怖的因素,为小品文的情节发展提供了内在的动力。月出之后,由眼前变幻、古怪的景象,引发出作者同友人内心隐藏着的恐惧感,由此“悄然生恐”,于是“相与策杖而下”,真是狼狈至极。最后,以老苍头与山僧的情节设置,痛快淋漓地结束了这场冒险的经历。“苍头”“山僧”七八人,手持火把、刀棍,大有欲与猛虎搏斗的架势,其实是一场虚惊。他们的怀疑是有根据的,办事是认真的,事有趣但不可笑。行文至此本可告结束,作者却又兴余波,以次日山背之人的议论,再一次渲染了昨日之举的“荒唐”。可笑的是“山背”之人,捕风捉影,制造特大新闻,实为庸人自扰。对于他们不必指明真相,还是照旧让他们闷在自制的葫芦里,反被他人耍弄为妙,“匿笑不之语”是张岱机智之处。结语笑谑,极具风趣,更添几分意趣在其中。▲

张岱

张岱

  张岱(1597年10月5日-1689年?)一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陶庵老人、蝶庵、古剑老人、古剑陶庵、古剑陶庵老人、古剑蝶庵老人,晚年号六休居士,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祖籍四川绵竹(故自称“蜀人”) ,明清之际史学家、文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

苏轼苏轼 〔宋代〕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赏析

【南吕】一枝花_赠小园春些

薛昂夫薛昂夫 〔元代〕

赠小园春

些些并蒂红,指指连枝翠。悭悭金谷路,窄窄五陵溪。一片花飞,泄漏春消息。舞盘中歌扇底,刮得尽风月无多,趱得过繁华有几?

【梁州第七】一两个莺俦燕侣,五七双蝶使蜂媒。窖来宽也称游人戏。眼孔大刘晨未识,脚步长杜甫先迷。画帧上香销粉滴,镜奁中绿暗红稀。唾津儿浸满盆池,手心儿擎得起屏石。苔钱儿买不断闲愁,花瓣儿随手着流水,柳丝儿送不够别离。锦堆,翠积。海棠偷足相思睡,名偏小景偏媚。赚得东君不忍归,一撮儿芳菲。

【余音】楚阳台云雨无三尺,桃源洞光阴减九十。玉拶香挨这窝儿地,堪信道一寸阴可惜。千金价总宜,锦步幛何须五十里?
赏析

【中吕】朝天子_携美姬湖上

张养浩张养浩 〔元代〕

携美姬湖上

远山,近山,两意冰弦散。行云十二拥翠鬟,搀不定春风幔。锦帐琵琶,司空听惯,险教人唤小蛮。粉残,黛减,正好向灯前看。

锦筝,玉笙,落日平湖净。宝花解语不胜情,翠袖金波莹。苏小堤边,东风一另,怕羞杀林外莺。方酒醒,梦惊,正好向灯前听。

玉舟,渐收,淡淡双蛾皱。鸳鸯罗带几多愁,系不定春风瘦。二八芳年,花开时候,酒添娇月带羞。醉休,睡休,正好向灯前候。

美哉,美哉,忙解阑胸带。鸳鸯枕上口揾腮,直恁么腰肢摆。朦胧笑脸,由他抢白,且宽心权宁耐。姐姐,奶奶,正好向灯前快。

咏美

翠梳,浅铺,粉汁香尘素。画阑谁与月同孤,试听高唐赋。云堆玉梳,多情眉宇,有离人愁万缕。若还,寄取,罗帕上题诗去。

柳腰,翠裙,不似昨宵困。轻风吹散晓窗云,花落佳人鬓。璧月多情,黄昏谁近,素盈盈罗帕尘。泪痕,尚存,须寄与东风信。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顾敻顾敻 〔五代〕

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砌花含露两三枝。如啼恨脸,魂断损容仪。
香烬暗消金鸭冷,可堪辜负前期。绣襦不整鬓鬟欹。几多惆怅,情绪在天涯!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倾国倾城恨有馀

薛昭蕴薛昭蕴 〔唐代〕

倾国倾城恨有馀,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
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
赏析 注释 译文

摸鱼儿·对西风

朱嗣发朱嗣发 〔宋代〕

对西风、鬓摇烟碧,参差前事流水。紫丝罗带鸳鸯结,的的镜盟钗誓。浑不记、漫手织回文,几度欲心碎。安花著蒂。奈雨覆云翻,情宽分窄,石上玉簪脆。
朱楼外,愁压空云欲坠。月痕犹照无寐。阴睛也只随天意,枉了玉消香碎。君且醉。君不见、长门青草春风泪。一时左计。悔不早荆钗,暮天修竹,头白倚寒翠。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相思·花似伊

欧阳修欧阳修 〔宋代〕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低头双泪垂。
长江东,长江西。两岸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
赏析 注释 译文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李清照 〔宋代〕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赏析

临江仙(寿六十二)

彭子翔彭子翔 〔宋代〕

佛说波斯王此岁,衰颜羞见河流此首楞严。翁今丹脸发光浮。毗卢金色界,烂熳菊花秋。
七个明朝方九日,年年税在今朝。八千秋老又从头。明朝无尽在,蝴蝶不须愁。
赏析

南歌子(呈府判删定黄子升)

姚述尧姚述尧 〔宋代〕

天宇霜风净,雷封露气寒。群贤高宴胜龙山。中有仙翁绿鬓、更朱颜。
北阙心犹壮,老杜九日诗云:“北阙心长恋,西江首独回。”东篱兴未阑。年年身健足清欢。后会不妨重约、醉长安。
© 2023 绝美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