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娃宫屧廊寻已倾,砚池香径又欲平。二三月时何草绿,几百年来空月明。
使君虽老颇多思,携觞领妓处处行。今愁古恨入丝竹,一曲凉州无限情。
直自当时到今日,中间歌吹更无声。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仙吕】一半儿_多承苏氏肯
周文质 〔元代〕
【中吕】小上楼 赠伶妇
贯云石 〔元代〕
清平乐·东风依旧
刘弇 〔宋代〕
玉楼春·春恨
晏殊 〔宋代〕
菩萨蛮·春闺
徐灿 〔清代〕
念奴娇·和赵国兴知录韵
辛弃疾 〔宋代〕
西江月
张抡 〔宋代〕
青玉案(戏赠醉妓)
毛滂 〔宋代〕
乌夜啼
程垓 〔宋代〕
忆王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