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我年五十七,荣名得几许。甲乙三道科,苏杭两州主。
才能本浅薄,心力虚劳苦。可能随众人,终老于尘土。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中吕】满庭芳_春夜梨花月
王举之 〔元代〕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 闲居
宋方壶 〔元代〕
凭栏人·春情
徐再思 〔元代〕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冯延巳 〔五代〕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晁补之 〔宋代〕
浣溪沙·半踏长裾宛约行
孙光宪 〔五代〕
临江仙·都城元夕
毛滂 〔宋代〕
菩萨蛮(侄寿伯)
王绍 〔唐代〕
酒泉子(十之三)
潘阆 〔宋代〕
谒金门(送康伯桧)
张元干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