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朝回与王炼师游南山下
白居易 〔唐代〕
登西山望硖石湖
五帝本纪赞
司马迁 〔两汉〕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於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越调】小桃红 新柳
李致远 〔元代〕
浣溪沙·庭菊飘黄玉露浓
顾敻 〔五代〕
卜算子·燕子不曾来
蒋春霖 〔清代〕
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一角阑干聚落花,此是春归处。弹泪别东风,把酒浇飞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张孝祥 〔宋代〕
金缕曲·闷欲呼天说
吴藻 〔清代〕
荷叶杯·知己一人谁是
纳兰性德 〔清代〕
洞仙歌·旧交贫贱
辛弃疾 〔宋代〕
鹧鸪天·鹅湖寺道中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减字木兰花
苏小小 〔南北朝〕
暗香
陈允平 〔宋代〕
洞庭春色(三神泉元夕)
吴泳 〔宋代〕
点绛唇(武都静林寺妙峰亭席上作。假山前引水,激起数尺)
毛滂 〔宋代〕
临江仙
赵长卿 〔宋代〕
感皇恩(送林县尉)
菩萨蛮(春晚二首)
梅窗 〔宋代〕
兰陵王
李公昴 〔宋代〕
西江月
琴调相思引(临别余干席上作)
赵彦端 〔宋代〕
垂丝钓(邓端友席上赠吕倩倩)
杨无咎 〔宋代〕
瑞鹤仙
清平乐(居厚弟生日)
刘克庄 〔宋代〕
卜算子(曹守生朝十二月初六日)
水调歌头(癸卯中秋作)
临江仙(诏芳亭赠坐客)
叶梦得 〔宋代〕
感皇恩
赵企 〔宋代〕
西江月(叠彩山题壁)
石安民 〔宋代〕